
信用卡詐騙防不勝防 /CFP
有關(guān)銀行卡詐騙的新聞,記者曾經(jīng)多次報道。不過,近期市場上又出現(xiàn)幾種新型的詐騙手段,讓市民防不勝防。記者整理了幾個案例,為讀者提個醒。
案例一:
別撿天上掉的餡餅
近日,國內(nèi)多地出現(xiàn)利用“行賄信”詐騙的案件。一般是受害人在路上撿到裝有銀行卡和行賄信的信封,行賄信的內(nèi)容大致如下:“某處長:感謝您在招標(biāo)過程中對本公司的大力幫助,因不方便登門致謝,特附上銀行卡一張,里面是我公 司 的 一 點 心 意。密 碼是××××××,如果在取款中遇到 問 題,請 咨 詢 開 戶 銀 行(400××××)。”
撿到信封的人往往會帶著卡來到ATM機前要一試真假。插卡、輸入密碼、顯示余額,竟然真的有幾十萬。但是點取款,自動提款機均顯示“不予承兌”。于是又按照信上所說的號碼撥打了開戶行電話,對方答復(fù):“先生,我們查到這張卡有×××元滯納金,您只要往該卡號轉(zhuǎn)×××元,就可以自由存取了。”不少受害人鬼迷心竅,往這張卡里存了×××元,結(jié)果還是不能取錢,這才知道上當(dāng)。
據(jù)警方介紹,其實這是一種新型信用卡詐騙手段。不法分子先辦一張額度為幾十萬元的信用卡,但會先通過不予激活或先行注銷等手段,達到“能查到額度卻無法取現(xiàn)”的結(jié)果。然后通過克隆卡技術(shù),復(fù)制出若干張偽卡,將偽卡和偽造的行賄信裝入信封,四處散播,故意讓人撿到。受害人撿到的這張卡,由于磁條信息是真實的信用卡,密碼也是對的,所以插卡時會顯示余額,但取不出錢。電話咨詢,犯罪嫌疑人會進一步誘導(dǎo)受害人繳納“滯納金”,方可取出卡內(nèi)余額。這種詐騙手段近期在全國各地均有發(fā)生。
案例二:
休眠信用卡被盯上
近日,還一種利用休眠卡的新型的信用卡詐騙手段值得大家當(dāng)心。
犯罪嫌疑人第一步會網(wǎng)上購買個人信息,篩選合適人選,其中“70后”成了騙子眼中的“肥肉”。因為“70”后一般都有穩(wěn)定的工作和收入,有信用卡但不像80后那樣頻繁刷卡,這些不被經(jīng)常使用,甚至是被遺棄在角落里的信用卡就是“休眠卡”。就算卡被盜刷或套現(xiàn),受害人也不會及時發(fā)現(xiàn)。
第二步,犯罪嫌疑人根據(jù)其從網(wǎng)上購買的各種個人信息,辦假身份證,假身份證只有照片是自己的,其余的信息都是受害人的。然后又拿了假證到通訊公司以假亂真,謊稱手機卡丟失,并將受害人的手機停掉,補辦手機卡。一般信用卡都是和某一個手機號碼綁定,大部分的信用卡都是可以通過手機撥打客服熱線的方式來進行掛失、補卡的。
第三步,犯罪嫌疑人通過手機撥打銀行熱線驗證并補領(lǐng)新信用卡后,其就可以利用從銀行騙取的信用卡肆意妄為了,一般都是通過pos機套現(xiàn)的地方,將卡中的錢全部套出,然后將卡棄之不管。
案例三:ATM機的提示電話是假的
近日,陳先生拿著銀行卡,到某銀行的一臺ATM機上取款2000元。按正常程序操作后,卡里的錢被扣除了,卻不見出鈔。陳先生急了,恰巧見到ATM 上貼有一張“銀聯(lián)”提示,提示有問題請撥打一個010開頭的電話。陳先生發(fā)現(xiàn)周圍4臺機都貼有這樣的提示,便毫不懷疑地撥打了電話。
電話接通后,對方告知這臺ATM機正在升級,需要到其他機上嘗試。于是陳先生找了另外一臺機子,在對方的指引下,選擇了英文界面操作,先后輸入升級碼(實際是一個轉(zhuǎn)賬卡號)、驗證碼(實際是轉(zhuǎn)賬款)等一系列操作后,陳先生卡上的18712元就轉(zhuǎn)到對方的賬號了。當(dāng)陳先生收到扣款提示后,才意識到被騙了。據(jù)銀行工作人員反映,他們在早上7時多發(fā)現(xiàn)ATM機異常,8時左右就拆除干凈,且?guī)缀趺恐芏及l(fā)生類似的情況,銀行都是報警處理。
目前,陳先生取款時未取到的2000元,銀行已退回,但被騙的18000多元則暫時無法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