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被稱為“刷臉支付”元年。然而,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刷臉支付的普及來了個急剎車。刷臉支付本來是為了實現(xiàn)更方便的支付體驗,但在人人戴著口罩的狀態(tài)下,刷臉支付似乎成為一種不方便的支付方式。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加上刷臉支付算法的提升(甚至可以實現(xiàn)隔著口罩識別),2020年下半年,刷臉支付行業(yè)又出現(xiàn)了復蘇。
不止在餐飲零售行業(yè),就算在金融支付、交通安防、地鐵閘機上都有刷臉支付的身影。例如部分銀行開通刷臉付功能,用戶可以通過在刷臉支付收銀機的人臉識別攝像頭前刷一下臉并輸入支付口令,就能實現(xiàn)快速安全的支付。
也有人問,原來的掃碼支付就夠方便了,為什么還要推廣刷臉支付呢?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為了實現(xiàn)無人超市和無人便利店這類無人零售場景。單靠掃碼容易出現(xiàn)盜刷現(xiàn)象,而刷臉可以實現(xiàn)人臉識別對比,可以判斷買單的顧客是否跟支付賬戶是同一人。在有人值守的零售場景下,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逃單或錯付少付等情況,但刷臉支付即使在無人值守的便利店里,也能通過人臉識別判斷支付人是否已支付。
各行各業(yè)引入刷臉支付應用場景越來越多,但部分用戶對刷臉支付仍然有疑慮,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刷臉支付是新事物,新事物總是與人們習慣使用的方式并存,最終人們會自主選擇最適合他們使用的方式,而最好的方式是選擇多種方式兼容的設備載體。
就像疫情下,許多公共場所會引入具有測溫功能的人臉識別核驗終端,雖然測溫需求不一定是常態(tài),但一臺人臉識別核驗終端能同時支持身份核驗(高頻需求)和無接觸測溫(疫情期需求),則可以隨時應對突如其來的多種狀況,免去了再更新設備的成本。